莱 (形声。从苃,来声。本义草名。即藜) 草名,又名藜 莱,蔓华也。--《说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郊外休耕的田 古国名 姓 莱驹为右。(莱驹作晋侯的车右武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莱 长满杂草 莱(萺)lái ⒈藜。 ⒉[莱菔]萝卜~菔子可供药用。
莱 lai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 莱 (1) 萺 lái (2) (形声。从苃,来声。本义草名。即藜) (3) 草名,又名藜 [lamb's-quarters]。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间、路边、荒地、宅旁等地,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 莱,蔓华也。--《说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4) 郊外休耕的田 [unrotated land]。如莱田(荒地) (5) 古国名 [lai state]。今山东省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旧址。如莱夷(古国名。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鲁襄公六年为齐所灭) (6) 姓 莱驹为右。(莱驹作晋侯的车右武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莱 (1) 萺 lái (2) 长满杂草 [overgrow with weeds] 莱五十亩。--《周礼·遂人》 莱,野也。--《越绝书·吴内传》 田卒污莱。--《诗·小雅·十月之交》 (3) 除草 [weed] 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周礼·地官·山虞》 莱茵河 láiyīn hé [rhine river] 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欧洲最大的水运动脉。源出瑞士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20公里。上游为高山型河流,春夏融冰化雪时水量增多,中游多支流,有春讯,下游冬雨较多,全年水量稳定。以鲁尔工业区与荷兰内河航运网之间的水运最为繁忙 莱 (萺) lái ㄌㄞˊ (1) 藜。 (2) 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政烦赋重,田~多荒”。 〔~菔〕萝卜的别称。 郑码ebkv,u83b1,gbkc0b3 笔画数10,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431234
緕 (彩的异体) 有五色文彩的丝织品 花纹,颜色 采 ci ①摘(花、果子)~蘑菇。 ②开采~矿。 ③搜集~样。 ④选取~购。 ③精神;神色神~、兴高、烈。 ④同'彩'。又见cài。 【采茶扑蝶】钢琴曲。刘福安作曲,根据福建民间舞蹈《采茶灯》改编。乐曲欢快活泼,表现了采
騣 (形声。从马,矣声。本义马行勇壮的样子) 假借为佁”。愚,无知 騣,痴 也。--《广雅》 騣,无知之貌。--《苍颉篇》 内实騣,不晓政事。--《汉书息夫躬传》。注愚也。” 仆虽騣,亦粗知自爱。--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 又如騣子(愚笨的人);騣冶(娇憨美艳) 呆痴,不明事理 嘉本
虓xio ⒈猛虎怒吼。 ⒉通"枭"。勇猛。
避 (形声。从辵),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同本义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避风雨;避秦(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避言(言语谨慎
墛wei1.义未详。
嘶 (形声。从口,斯声。本义声音沙哑) 同本义 莽为人,…露眼赤睛,大声而嘶。--《汉书王莽传》 又如嘶嚷(吵闹);嘶嗄(沙哑);嘶喝(声音沙哑无力);嘶竭(沙哑得发不出声);嘶丑(沙哑粗浊);嘶涩(沙哑干涩);声嘶力竭 虫鸟声凄切幽咽的 独在中庭倚闲树,乱蝉嘶噪欲黄昏。--唐元稹《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