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省还家思巳昏,答书见客腹仍烦。
政愁独酌无佳客,家里诗人忽扣门。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走笔送济翁弟过浙东谒丘宗卿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杨万里出省归家时的思绪和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走笔送济翁弟过浙东谒丘宗卿二首
出省还家思巳昏,
答书见客腹仍烦。
政愁独酌无佳客,
家里诗人忽扣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杨万里出省归家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在归家途中的思绪和感受。
首先,诗人在出省归家的路上感到思绪困乏,心情沉闷。他思念家乡,渴望早日回到家中。"思巳昏"一句表达了他思念家人的心情。
其次,诗人提到自己回家后要回复书信,见客人,但内心仍然烦躁。这可能是因为他在外地的政务事务和家庭琐事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压力和困扰。
然后,诗人感到政务之忧,独自饮酒却没有佳客相伴。这表明他在家中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法分享自己的忧愁和烦恼。
最后,诗人突然听到家中的诗人敲门,这给他带来了一丝惊喜。这可能是因为诗人们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理解,他们能够互相交流和支持。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在归家途中的思绪和情感。诗人的孤独和忧愁在诗中得到了表达,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家人和诗人朋友的思念和渴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诗歌才华。
人欲不饭筋骨舒,夤缘须入郇公厨。
夜月虽愆约,秋云却荐凉。桥明缘水净,树近觉风香。众论轻閒适,幽怀贵老狂。从今无复病,处处养生方。
岁月不相贷,夜床衾簟秋。朝来明镜中,作意多少留。惟酒可为娱,顾我非其流。丈夫意气合,佩玦不循钩。意行无人非,骏发不中休。相逢问何如,颇复中之不。清坐岂不好,致真岂糟丘。两欧以诗鸣,与俗同沉浮。百鸟畏嘲弄,往和长鸣鸥。胡宁忍快便,风飘万斛舟。
使君剖竹继先贤,四十于今又六年。每恨无从考遗事,但凭亭榄览山川。
清净乐邦吾本郡。娑婆流浪因贪吝。冉冉思归霜入鬓。深嗟恨。塞鸿不解传音信。落日尽边沙隐隐。向西望处归应近。天乐是时相接引。宜精进。紫金台上谁无分。
老矣何堪,随处是、春衫酒滴。醉狂时,一挥千字,贝光玉色。失意险为湘岸鬼,浩歌又作长安客。且乘流、除却五侯门,无车迹。惊人句,天外得。医国手,尘中识。问鼎槐何似,卧云_石。梦里略无轩冕念,眼前岂是江湖窄。拚蝇头、蜗角去来休,休姑息。